邯郸学步这则成语故事是指到邯郸去学走路的步法。后人用邯郸学步的意思和故事来比喻模仿其他人不能法,反而把自己原有些本领忘掉了。
邯郸学步的意思是
邯郸学步【hán dān xué bù】:邯郸:战国时赵国的都城;学步:学习走路。形容生硬地模仿照搬,结果连自己原有些本领也扔掉了。
出处: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?未得国能,又失其故行矣,直匍匐而归耳。”
使用方法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分句;含贬义。
邯郸学步的成语典故
以前,燕国寿陵有一个人,总嫌当地人走路的姿势不好看。后来,他听 说赵国首都邯郸的人走起路来特别带劲,就决心出国到邯郸去学走路。
一进邯郸城,他看到路上的行人,无论是老的、小的,走起路来都分外 高雅。一举手、一投足都带有赵国首都居民特有些风度。那个燕国人就跟着 行人后面一扭一摆地学起来。
学了几天,不见进步。他想,肯定是我走路的习惯太顽固了,只有把原 来的走法彻底忘掉,才大概学到新的走法。他决心从头学起,如何抬腿, 如何跨步,如何摆手,如何扭腰,都机械地模仿邯郸人的姿势去做。如此, 过了一段时间,新的走法没掌握,原来的走法倒真的忘记了。当他返回燕 国的时候,连路都不会走了,只好爬着回去。
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成语“邯郸学步”、“学步邯郸”,比喻模仿别人不成,反而失去了自己原有些长处。
邯郸学步的近反义词有什么
同义词:
东施效颦:东施:指春秋时与越国美女西施同村的丑妇;效:模仿;颦:皱眉。指胡乱模仿,结果事与愿违,把事情弄得更糟。
生搬硬套:生、硬:生硬,勉强;搬:搬取;套:袭用,套用。指不考虑实质状况,千篇一律地、机械地照搬照用其他人的方法或经验。
照本宣科:照:根据,根据;宣科:原指道士念经。照着本子念。形容只不过死板地照原文宣读,不可以结合实质灵活发挥(运用)。
反义词:
标新立异:原指特革新意,立论独一无二。现多形容敢于改革革新或提出新奇的倡导,显示独一无二。也指为了显示自己而故意另搞一套。
独辟蹊径:辟:开辟;蹊径:小路。一个人开辟一条渠道。比喻一个人创造一种新办法或新风格。
匠心独运:匠心:巧妙的心思;运:运用。独创性地运用巧妙的心思。多形容具备独创性的艺术构思。
邯郸学步的造句
1、大家学习外国经验,不可以邯郸学步,连自己成功的经验都丢了。
2、引进新科技时,最禁忌硬生生地模仿,此种邯郸学步,注定要失败。
3、你硬要他去模仿他,恐怕只能邯郸学步。
4、写作文不可以邯郸学步,要有自我的特点。
5、大家教育改革,在借镜外国经验时,可不可以如邯郸学步,生搬硬套。